大理肛泰肛肠医院【官网】>脱肛 >
“脱肛”脱出的究竟是什么?
脱肛,又称直肠脱垂,是常见的一种肛肠疾病,多见于儿童、老人及产后女性等。经常性的脱肛,非常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,那么好好的肛门为什么会脱出来呢?
脱肛是直肠粘膜、肛管、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并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,一般早期多表现为直肠粘膜的脱出,有的为半环脱出,有的为全周脱出。临床症状具体表现为:
1、早期:便后有黏膜自肛门脱出,可以自行缩回。随着病情发展,以后渐渐不能自行恢复,需要用手上托复位,经常会有少许黏液自肛门流出,排便后有下坠感和排便不尽感,排便次数增多。
2、晚期:咳嗽、喷嚏、走路、久站或稍一用力即可脱出,脱出后局部有发胀感,也可感到腰骶部胀痛,脱出的黏膜有黏液分泌,黏膜常受刺激可发生充血、水肿、糜烂和溃疡,分泌可夹杂血性黏液,刺激肛周皮肤,可引起瘙痒。如果发生嵌顿,患者会感到局部剧痛,肿物不能用手托复位,脱出肛管很快出现肿胀、充血,黏膜皱襞消失。如果不及时治疗,容易发生绞窄和坏死。
脱肛通常可分为一度脱垂、二度脱垂和三度脱垂,导致脱肛的因素有很多,目前认为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:
1、多次分娩
妇女多次分娩,有会阴撕裂的可能,以致骨盆肌肉和直肠支持组织松弛无力,不能固定直肠在正常位置。同时,手术、外伤损伤容易损伤肛门直肠周围肌、神经,减弱直肠周围组织对直肠的固定、支持作用,导致脱肛发生。
2、营养不良
因全身营养不良,坐骨直肠窝内脂肪被吸收,骨盆底组织空虚,失去对直肠的支持固定作用,以致发生直肠全层脱垂。直肠粘膜下层松弛,容易与肌层分离,则形成直肠粘膜脱垂。
3、腹压增加
如便秘、腹泻、前列腺肥大、慢性咳嗽等,这些情况都容易使腹压升高推动直肠向下脱出。
4、其它
因内痔和直肠息肉经常脱出,将直肠粘膜向下牵拉,引起直肠粘膜脱出。
直肠粘膜及直肠反复脱出肛门外是脱肛的主要特点,长期脱肛还可带来瘙痒、潮湿、便血、肿胀等危害。因此,发生脱肛时,应及时到正规专业的医院就诊,特别是经常脱肛不能自行恢复的,更要及早进行治疗,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。
怎样预防肛肠脱垂?
1. 生活规律化。
切勿长时间地蹲坐便盆,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,防止大便干燥,便后和睡前可以用热水坐浴,刺激肛门括约肌的收缩,对预防肛肠脱垂有积极作用。
2. 积极除去各种诱发因素。
如咳嗽、久坐久站,腹泻、长期咳嗽、肠炎等疾病,婴幼儿尤要注意。
3. 平时要注意增加营养,肛肠脱垂患者饮食宜清淡,容易消化,少渣滓,以免排粪次数增多。
有习惯性便秘或排粪不畅的病人,平时要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、水果,保持粪便柔软。成人大便时,姿势宜斜卧 ,不宜直立 ,注意调理饮食,避免便秘或腹泻,以防肛肠脱垂。患者不宜吃刺激性食物,如辣油、芥末、辣椒等;不宜过食油腻;不宜食用带鱼、螃蟹等食物。
4. 妇女分娩和产后要充分休息,以保护肛门括约肌的正常功能。
如有子宫下垂和内脏下垂者应及时治疗。
5. 肛肠脱垂患者多数因中气不足,虚证居多。
平时宜多食木耳、茄子、山药、芡实、鸡肉、羊肉、无花果、香菜等食物以增加营养,补其不足。避免负重远行,积极治疗慢性腹泻、便秘、慢性咳嗽等,防止腹压过度增高。局部可采用丁字形托带垫棉固定,或每天进行提肛运动锻炼。
预防肛肠脱垂,有习惯性便秘或排便困难的患者,除了要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外,排便时不要用力过猛。
大理肛泰肛肠医院提醒:看完这些内容,如果还没有解决你的疑问与困惑,可点击免费咨询,或在微信小程序搜索大理肛泰肛肠医院对您的疑问进行免费咨询。
大理肛泰肛肠医院是一所集医疗、预防、保健为一体,专病专治,以肛肠科为特色的专科医院。我院按照"大专科,小综合"的模式,内设痔疮科、肛瘘科、肛门病科、大肠内科、便秘科、结肠科等特色肛肠科室专业治疗便血、痔疮、肛门潮湿、肛门脓肿、肛门狭窄......【更多详情】